高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吴季松畅谈国
人物简介:
吴季松,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原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原北京奥申委主席特别助理,奥组委奥运总体影响项目顾问,国际科技工业园协会顾问委员会亚洲惟一的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顾问教授、博士生导师,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
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会长。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1979~1982年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出国访问学者在欧洲原子能联营法国原子能委员会芳特诺核研究中心从事清洁能源研究。1992~1994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部门高技术与环境顾问。2005年获“国际科技园区荣誉会员奖”,是该组织成立21年来世界上第7个获奖者。
自1979年以来,吴季松在国际知名刊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与资源》、《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国内最著名报刊和国内外高层次环境与资源会议上发表能源战略、环境保护、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文章百余篇,专著20余部。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低碳”已成为时尚热词,“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城市”等一系列概念应运而生。但要使低碳成为一种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日常的真实可行的生活方式,人们似乎还有一段路要走。低碳梦在不断阐述中似乎日益清晰,但梦想和现实的距离并未缩短。记者就此采访了瑞典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吴季松。作为“中国知识经济的敲钟人”,首位研究新循环经济的学者,低碳经济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吴季松先生以其对高新区和低碳经济两个领域深厚的研究经历为我们解答了高新区如何走发展低碳经济道路的问题。
缘聚缘起
吴季松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渊源颇深。如果把中国高新区的发展史比作一条无限延伸的射线,吴季松引入“产业园区”这一概念就是这条射线发轫的端点,是他推动了中国高新区的破茧而出,也见证了中国高新区的茁壮成长。
“最早,我就是北京、西安、上海许多高新区的顾问”,“第一本白纸黑字讲这个理论的正是我的书,《21世纪社会的新细胞——科技工业园区》”。
至于为什么能做这方面的研究并结出丰硕的成果,吴季松把原因归于国家派遣出国的机遇。他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被派出国的学者。后来,任中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代表的吴季松竞选国际官员,成为了教科文组织科技部门的高技术和环境顾问。正是在这一职位上,他对“高新园区运动”做出了杰出贡献。
“现在‘国际科技园区协会’是世界上高技术产业最大的一个国际组织,正是靠我们的扶持才使其从一个小的欧洲地域组织变身为联合国A类挂靠组织。”吴季松的贡献得到了成立26年的国际科技园区协会IASP(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science park)的高度肯定,该协会荣誉会员奖仅授予过7人,而他正是其中一员。正如吴季松所说“科技园区运动(Science park movement)不是我们创始的,却可以说是由我们推动的”。
立生立命
吴季松说:“21世纪的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重要的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科学发展观。”而走可持续的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低碳经济是关键。
“传统经济,即工业革命后的人类经济面临三大重病: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吴季松认为,传统的经济模式对不可再生资源是竭泽而渔,传统的化石资源甚至可能不会陪人类走完21世纪。截止2009年的估计,石油只能支撑人类使用45年。他解嘲道:“再多的汽车有什么用,到了2050年,汽油轿车就变成轿子,只能停在家门口。”哑然失笑的记者能够感受到他这句话里隐藏的对人类发展深深地忧虑。环境污染主要是化学污染和富营养化。生态恶化有温室效应、酸雨。吴季松说:“三大病有两个半是因为高碳。”因而低碳不仅是重要的,更是必须的。
人们也普遍有这样的担心:低碳是不是人类从讳疾忌医到病急乱投医?吴季松解释道:“工业革命前人们过的就是低碳的生活方式。”当然,低碳并不是要人们回到过去,低碳并不是牺牲生活质量的低碳。历史上的低碳是自然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发展程度等客观因素造成的。而今天的低碳,虽然有不得不为之的紧迫性,却是人类睿智的发展选择。低碳并非遥不可及,并非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