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学与技术
    主页 > 期刊导读 >

冯内古特的科技伦理思想研究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其发展规模和前景让人无法预测:基因工程使人类有能力干预、改变动植物后代的基因,进而有选择地保留或祛除某些基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技术能帮助人类选择更优良的动物和植物物种,用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实现达尔文自然界的“物竞天择”的优选原则。 既可以实现优生优育,帮助人类选择性地繁育出“优秀”后代,又可以通过“人工授精”的技术帮助不育妇女实现母亲梦,还可以用器官移植的办法延续器官捐赠者和受赠者的生命;控制论的研究成果直接导致生产甚至是物流和服务等领域的高度自动化,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人的劳动强度,但机器代替人类导致的最严重后果,是人们无法实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这一最高层次的需求;核技术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核能的开发和使用,使人类在面临化石能源(即石油)渐趋枯竭时能够用核能代替,核能发电已经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7%,核技术也应用于医学领域,核医学用高能量射线来治疗肿瘤,但军事中核技术的使用却为人类带来灾难,核弹(原子弹和氢弹等)的研发导致世界范围内的核军备竞赛,目前有核国家储存的近5 万枚核弹相当于100 万颗美国二战期间用于轰炸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的威力,人类由此陷入核战争的威慑和阴影中。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人类又能毁灭地球的特性使人类对科学和技术充满敬畏,复杂的心理和质疑、敬畏的态度一直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既然如此,人类能否找到一个平衡点,使科技的发展只造福而不造孽? 如何用科学伦理的思想来限制科学和技术的超高速发展,遏制科技成果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深受工具理性思想影响的科学家认为,科学家有责任和义务尽力地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科学家的研究目的是追求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客观真理,判断科学知识及理论的标准是真与假,而不是道德意义上的好与坏”(甘绍平2000:5)。 “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价值。”(爱因斯坦1977:280) 伦理学家们则试图用伦理和道德思想去影响科学家,使他们放慢科学的脚步;一部分深受这些问题困扰的科学家一直在科技、政治和思想领域努力寻求解决办法。“关于人类的科学和工程活动的本质,应该适时地评估一下我们在其中所处的位置,深度思考一下这些强大的力量影响我们生活的方式。 或许该问一问现有的伦理制度是否已经足够完善到允许人类在行为上的变化。”(Spier 2002:2) “科技领域是价值中立的,不能进行伦理评价。 如果说科学进步涉及道德的话,也只能是从科技成果的社会应用角度来说明。”(程现昆2011:133)

1 《自动钢琴》中的伦理问题

“伦理问题体现的是伦理矛盾或伦理冲突,总是同伦理结联系在一起。”(聂珍钊2014:266)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崇尚科学致使科技理性大行其道,同时伦理的进步和道德水平的提升往往滞后于科技发展的步伐,而科学主义及追随者“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概念可以而且应当适用于包括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切研究领域”(张华夏2010:406)。 按照科学主义的说法,人类社会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依赖科学技术来解决,科学技术成为能够包打天下的万能钥匙和灵丹妙药。 试问,国家之间为争夺领土和资源、由于民族和宗教等诸多问题而发动的战争何以依靠科学技术来避免? 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伦理和道德的沦丧、精神境界的荒芜等一系列社会科学和文化领域的问题,如何用科学技术来一一解决?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自动钢琴》讲述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人类社会中,多重伦理问题引发社会矛盾激化,冲突甚至是暴力事件爆发,社会底层人试图推翻由科技精英代表的上层社会,将诸如各种工厂和机器等几乎所有的人类文明成果都彻底砸碎的故事。 “在《自动钢琴》中,很清楚,冯内古特强调技术对人的情感的影响,强调技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而不强调技术本身。”(Allen 2009:20) 显而易见,20 世纪人类社会的伦理问题是科技的发展和人的身份危机和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而这一伦理问题的根源在于科技的高速发展。 科学技术过快和无序的发展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受过高等教育、掌握科学发展最新成果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精英(工程师和经理们)成为社会的主流和未来发展的引领者,而大多数在工业化初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凭借技能和手艺享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则被机器替代,被机械化和自动化淘汰。 小说中的易洛魁河成为社会等级和阶层的分界线:“西北部住着工程师、经理和公务员和专业人员,东北部是机器,河的南岸在当地叫农庄,住着所有的其他人”(Vonnegut 2006:1)。 表面上是一条河,实际上是教育水平和科学技术把人类社会人为地分成两个世界:“如果易洛魁河上的桥被炸毁,除非出于好奇心,否则桥两岸没有很多人会穿过河到对岸去”(同上)。 科学技术本来是给人类带来福祉,现在却在人类社会设置一道鸿沟,使工业化初期人与人之间那种简单、和谐和宁静的伦理关系被打破;科学技术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对立、隔阂和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必定爆发冲突,冲突的结果是原有的伦理关系和秩序被打破,新的伦理关系建立起来;新的伦理关系并不意味着能够建立起合理、和谐的伦理秩序,因为任何一种伦理关系都包含对立、冲突和矛盾的双方,二者之间的斗争会导致新一轮矛盾的升级和冲突的加剧,进而产生新的伦理关系,问题—矛盾和对立—冲突和斗争周而复始,永无休止。《自动钢琴》中的社会伦理关系和问题可以从伦理环境、伦理混乱和伦理选择3 个方面来分析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