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学与技术
    主页 > 综合新闻 >

雷军、李书福、程维、黄峥,大佬为什么都“不

2021年3月30日,雷军带队“下场”造车,赌上全部信誉为小米汽车而战;同一天,李书福要“上天”,把吉利航天总部落户南沙。

截至2021年4月2日中午12时,雷军微信公众号关于“小米造车”的推送,收获了10w+阅读、1.5w点赞、1.2万在看,一时间,全民都成了“米粉”。截至4月1日收盘,小米股价近3个交易日累计上涨5.6%。

不管小米最终能否造出车、造出什么样的车,至少短期来看,在触达用户和刺激股价方面,小米的目的达到了,剩下的交由时间。

再往前追溯:黄峥在拼多多用户数量超越阿里巴巴、市值甩开京东之后,急流勇退,潜心研究食品工程;程维讲出橙心优选新故事,不设投入上限,与美团、拼多多、盒马鲜生等角逐社区团购;刘强东卸任京东、京东数科及旗下多家公司要职,转而悄悄做起LP。

“不务正业”的大佬,似乎正越来越多。

本文尝试解读:为什么大佬喜欢搞副业?看似跨度很大,主业和副业的关联在哪?这些副业“钱景”如何?

扎堆造车

“外圆内方”的小米宣布造车前,智能电动车这条赛道上已经足够拥挤。

特斯拉即将开启进入中国的第10个年头,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威马)进入电动车领域有六七年,传统车企陆续也推出独立品牌或车型(上汽智己、长城沙龙、东风岚图、“神车”五菱宏光MINI),腾讯、百度分别联合吉利控股入局造车,恒大汽车、FF高调造势,坚持不造车的华为则成为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

小米手机全球第三的位置还没有捂热,为何急于此刻搞副业造车?

天时——小米抓住了智能电动车市场加速增长的窗口期。

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的4.7%,2020年提高至5.4%。华西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崔琰表示,5%被公认为是新能源汽车从导入期迈入成长期的临界点,说明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式跨过导入期、进入成长期,实现了质变。

以“价格屠夫”著称的小米,造车大概率还是会把极致性价比放在第一位。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价格普遍集中在20万-40万元,大多数年轻人还是持观望态度,希望价格可以再低一些,小米自然就成了年轻人期待的超高性价比的第一辆车。

地利——从消费电子到汽车,万亿市场存在巨大的替代空间。

天风证券副总裁赵晓光在谈及特斯拉时表示,2019年,全球汽车零部件前100强(中国企业只有5位,排在90-100名)总收入7万亿,其中6.9万亿的汽车零部件都被国外品牌占据。

伴随着国内互联网、汽车巨头的涌入,与国内新能源汽车增量前景,未来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势必会转移至中国。显然,小米也看上了这块“肥肉”;同时,造车可以延伸消费电子的应用场景,反过来又会促进小米的消费电子业务。小米如果不造车,势必会在汽车应用场景中被抛弃。

人和——小米作为新经济巨头却不受资本待见,必须要搞点事情。

截至4月1日收盘,小米市值857亿美元,较年内股价最高值下跌26.3%;上市近3年,其股价累计涨幅也才50%。而1月11日百度宣布造车,当天股价就上涨9.06%,之后近1个月的时间里股价累计涨超50%,着实让人眼馋。

小米仿佛掉入怪圈,被许多消费者喜爱,却不太受资本待见。造车,可以看作是小米在向资本市场证明自己,试图“笼络”资本。

雷军在发布会上透露: “过去75天,小米管理层经历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两次正式的董事会,进行了极为严谨详尽的调研与论证,做出了这个小米史上最重大的决定。”

小米的底气来自研发——逾万人的研发团队(近千个与汽车相关的专利),资金——十年投入上百亿美元的预算,和重视度——雷军亲自带队。

但这就够了吗?

造车属于重资产、长产业链、高复杂度的事情。保守来看,雷军的底气只能让小米顺利开启造车,之后能否持续运营、量产下线,还需要打个问号。造车新势力从公司成立到首辆车下线,平均用时近40个月,小米的首辆商用车交付,也很可能是3年以后了。

3年后的造车格局,小米汽车能否有一席之地呢?

独辟蹊径

当国内造车新势力、互联网巨头、传统车企扎堆造车的时候,吉利选择“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