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的理念谈力学本科人才培养
1 高等教育理念的演变
大学肇始于欧洲中世纪的天主教传统。在近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教育理念。由于教育通常是以知识作为媒介,那么高等教育是应该将知识看作载体,注重对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还是侧重对知识本身的传授?根据这一点区别,人们大致地把这两者分别概括为古典主义的教育理念和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
1.1 纽曼式的教育理念
约翰·纽曼(John Henry Newman)是英国牛津的大主教和教育家,他系统地总结了以牛津、剑桥大学为代表的英国高等教育思想,并将之付诸实践,应用于爱尔兰天主教大学,即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前身。他将自己多年关于教育的体会以及相关的一系列演讲,撰写在《大学的理念》一书中。他主张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培养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人,大学是传播大行之道而非仅仅一技之能的地方。优秀的学生应该有全面的人文和基本科学素养[1]。在大学里,学生除了学习知识之外,还相互交流,彼此成为朋友,这是他们必不可少的人生经历。他写道[2]:
“如果让我必须在那种由老师管着,选够学分就能毕业的大学和那种没有教授、考试,让年轻人在一起共同生活、互相学习三四年的大学(比如过去几十年里牛津大学就是这么做的)中选择一种,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为什么呢?我是这样想的,当许多聪明、求知欲强、富有同情心且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互相学习。他们可以互相交流,了解到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鲜事物并且掌握独特的行为判断力。”
纽曼的“修道院”式的古典主义教育思想成为学院制大学的理论基础,美国很多大学也接受了他的办学理念,特别是为数众多的小规模文理学院,本科教学广泛采用博雅教育模式,强调通识教育不可替代的地位[3]。
纽曼对于教育思想的表述可以上溯至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也和我国传统文化中源出《论语》的教育理念如出一辙。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请他的几位学生谈自己的志向,曾皙(点)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叹道:“吾与点也!”由此可见,在近代科学知识迅猛发展之前的近两千年,东西方对优秀教育模式的认知基本上是一致的。
1.2 “德国模式”大学的建立及其发展
18与19世纪之交,伴随着科学精神的启蒙,人们逐渐认识到基础科学研究对工程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民族主义的兴起也使得功利主义的高等教育思想日益得到统治者的青睐。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迎来了进行现代化改革的契机。拿破仑一世夺取政权后,大批关闭、改组原有的法国大学,而代之以各种独立学院和专科学校。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是,1794年法国于大革命期间创办了最顶尖的工程师学院——中央公共工程学院(现巴黎综合理工大学),1804年拿破仑一世将其完全军事化,并划归国防部。
此时,德意志地区诸侯林立,在强盛的法国和幅员辽阔的俄国夹缝中苟延残喘。1806年,法国在耶拿战役中击败普鲁士,拿破仑随即关闭了一系列德意志高等学府,包括著名的哈勒大学。为了救亡图存,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Frederick William III)大力开展教育改革。他本来倾向于仿效法国,在柏林建立高等专科学校。时任文教司长的语言学家威廉·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上书进谏,劝说普王基于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的自由观点在柏林设立大学[4]。施莱尔马赫认为,与学校(school)和学院(college)不同,大学(university)的作用不仅是传授已经验证和立即可用的知识,而是解释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他认为大学的职责是[4]:
“唤醒已由多种知识武装起来的心灵高贵的年轻人的学术观念,帮助他们掌握有志于从事研究的专门领域的知识,以便使他们将从学术观点看待任何事务变成第二天性,使他们不是孤立地而是在与知识整体的密切联系中认识个别事务。这样,在他们的思想中,就意识到了学术的原理,从而获得开展研究、发现、呈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洪堡应和当时科学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时代潮流,提出“大学自治、科研与教学统一、学术自由”的办学三原则,一方面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坚持学术独立性,主张学者与政府保持距离,并由此创办了腓特烈·威廉大学(柏林洪堡大学)。虽然近年来一些德国历史学家通过文献梳理和勾陈,纷纷质疑洪堡在德国大学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5],且洪堡仅担任文教司长一年多时间,“洪堡理想”的实现也一直受到外部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但毋庸置疑的是,德国的大学在几十年的摸索中逐渐通过对科学研究的倡导和严格的学科细分、教授选拔机制等手段,发展出为世界各地所效仿的现代化大学模式。在德国的大学体制中,学生毕业时必须掌握艰深的专业知识,并具有在实践中运用的能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普鲁士培养出众多各行各业的知识精英,不仅迅速超越法国,而且协助普鲁士迅速崛起,统一了德意志地区,并一跃成为世界强国。柏林大学的建立也被认为现代大学诞生的标志。